第十一章 让我们荡起双桨

    关于想学弹吉他,并非于文乐心血来潮。前番对赵铁柱所说,他要报考江南大学影视音乐系,也并非一句玩笑话,而是经过于文乐深思熟虑的。

    从小就听在乡下的爷爷讲,年青人‘技多不压身’。技能会的越多,在社会上就会多一份保障,但也要注意懂得‘贪多嚼不烂’的道理。

    可在于文乐看来,拥有这份天赐记忆的他。除了海量的供他选择外,同样还有海量的音乐,可供他当参考。但写歌跟写,完全是两个概念。

    写,于文乐可以在写之前,先将的大纲写出来。那怕有人不相信,他也能找到证据证明,这就是他构思出来的。别人也挑不出什么理来!

    可写歌的话,于文乐就不能跟写那样随意。想写歌之前,至少他要先识谱,懂的如何谱曲吧?歌词可以写出来,但曲子又应该怎么写出来呢?

    想到写书跟写歌,或许将成为他未来傍身的技能。于文乐自然要花点时间,学习一下音乐相关的知识。类似学吉他,便是于文乐学习音乐迈出的,签约合同正在邮寄中,不用担心tj了!

    在炎黄帝国很多人的认知里,身为国内歌唱界权威级演唱家,崔文英是龙城人。可事实上,崔文英早年的户籍是滨海,成年后随父母工作转迁到龙城定居。

    那怕龙城是炎黄帝国文化政治中心,可崔文英对于少年时代的记忆,自然还是非常清晰。这次受到滨海的热情邀请,想着回来看看才最终答应下来。

    对于如今的崔文英而言,唱歌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关注炎黄音乐,尤其是少儿音乐传承创新,才是崔文英最为关心的事情。

    这次来滨海出席少儿歌咏比赛,崔文英更多还是想看看。如今的滨海少儿歌咏比赛,会否带给她一些惊喜。这种惊喜,便是有没有原创少儿音乐的出现。

    只可惜,听了二十多位小歌手的演唱,崔文英虽然表现的很平静。可内心,多少有些替少儿音乐的传承着急。身为音乐工作者,她何尝不知少儿音乐传承的重要性。

    少儿音乐,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少儿的启蒙音乐。那-,怕目前帝国,似乎有不少经典的少儿音乐。但这些歌曲创作出来的年代,只怕比很多少儿都要‘年长’太多。

    听到主持人介绍,接下来于文蕾演唱的歌曲,竟然是一首原创少儿歌曲。崔文英也显得很认真,倾听着这首音乐的前奏。这种认真,也是之前所没表现过的。

    随着于文蕾放下紧张的情绪,沉浸于歌唱的快乐之中。其唱出的更新,请各位书友鼎力支持。拜谢了!

    尽管于文乐的设想,舅舅跟父亲都没太当回事。可于文乐知道,渔家乐必须依靠游客生存。没有游客,渔家乐根本就办不起来。想法没错,实施起来却不容易。

    在外人眼里,月湖湾或许是个风景秀丽的渔村。可在桂山镇的百姓眼里,月湖湾却是个穷渔村。这种渔村,谁会有跑这么远的路,闲情逸致来这旅游呢?

    听到大舅妈喊吃饭,见外婆跟妹妹还没回来,于文乐也赶忙跑去村口找。等于文乐来到月湖湾,看到妹妹与外婆在沙滩上留下的印迹,一道灵光便闪显出来。

    扶着外婆回到家,刚一吃完饭,于文乐便拉着妹妹道:“小蕾,我想到一首歌,等回海滨后,我打算让你演唱,甚至请人拍个v,放到网上去。你觉得怎么样?”

    看着于文乐一脸兴奋的样子,于文蕾却很好奇的道:“哥,你又要写歌吗?给我唱的歌,又是儿歌吗?”

    ‘应该可以算吧!但这首歌,成年人也可以唱。我相信这》◎,首歌,如果能放到原创音乐网,应该会吸引很多人下载听。这也能赚钱啊!’

    说完这些话,在于文蕾一脸好奇的注视下,于文乐用借来的纸笔快速的写起歌词来。关于曲子,于文乐还是打算


    【1】【2】【3】【4】【5】【6】【7】【8】【9】【10】【11】【12】【13】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