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只能把十哥家的弘暄叫过来了,大的带小的,规矩必须得立死,出去必须得带着侍卫,骑马不能单手握缰绳,宴席之上,喝酒不能超过一碗,沐浴就在自己帐子里头,绝对不能找处水泡子,就直接跳下去。
这些规矩基本上都是立给弘昼的,弘历就简单多了,只要把诗当成顺口溜来听,那写得还真不错。
"
89、二更
跟胤祯记忆当中的出塞相比,这次的氛围就要轻松愉快多了,或许是身份上的改变,蒙古的王公大臣对简直不要太热情和客气了。
一方面,他是四哥的亲弟弟,同时也是大清的铁帽子王,另一方面也是托了自家福晋的福。
蒙古跟早些年比起来,富庶了很多,跟大清虽然还是依附关系,但是已经从警惕到了互帮互利,四哥这一趟过来也带了礼部和户部的官员,为的就是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
别看中间免不了要来回扯皮,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儿,氛围自然也好的不得了。
胤祯这一趟跟过来纯粹就是过来玩儿的,把弘历和弘昼交给弘暄之后,基本上就在草原上‘泡’着了,或是骑马,或是步行,或是在清晨和傍晚的时候,拿一本书,躺在草地里看,都相当之惬意。
如果没有三个小家伙来捣乱的话,那就更好了。
弘历喜欢每天晚上拿功课去给他检查,也喜欢在他骑马的时候,跑过来跟他一块骑马。
胤祯已经从上书房结业多年,而结业后的这些年,一直在看的书也就只有兵书,其他的平日里已经很少翻了。
所以检查弘历的功课,对他来说并不是件好差事,有一种自己在复习功课的感觉,边看着弘历的功课,边回想自己当年学的东西。
刚开始还觉得有趣,一两回就不行了,索性把这检查功课的事儿也交给了弘暄。
至于弘历跟他一块骑马这事儿,倒是没那么让胤祯犯愁,弘历虽然有几分爱炫耀,但骑术还是不错的,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而且特别好哄,他只要在旁边夸上几句,效果相当之好,比前些年带小孩子玩轻松多了。
弘昼就是皮了点儿,在草原上玩‘滑行’,摔了好几个跟头,偏偏还就跟不怕疼一样,摔了也照样玩儿,好在坡不高,石子什么的也都让侍卫捡过了,不会把人摔出个好歹来。
弘暄倒是很喜欢带弟弟,而且不光是带两个堂弟,还有好几个表弟呢,这次商量合作,十嫂的娘家人当然也要来了,而且是拖家带口来了很多人。
有时候也会到胤祯这边来打打牙祭,谁让他从京城带的东西多呢,带来的厨师也堪比御厨,小家伙们的鼻子比猫都灵。
胤祯跟三个侄子玩了十几天的‘躲猫猫’,也不知道这几个小家伙哪来那么大的耐心,明明在草原上可玩的东西多了去了,!,自己放开了玩儿不好吗,何苦跑过来黏着他。
胤祯这回对儿子完全是放开手了,反正他们父子俩到草原上都不是来办差的,而是跟着四哥过来公费旅游的。
勉强能算是儿子跟儿媳的蜜月之旅吧,他能不打扰就不打扰,孩子也大了,当父母的就得学会放手,免得招人烦。
胤祯绝对是‘老父亲’的一番良苦用心,他做阿玛向来都很开明,主张的是跟孩子做朋友,所以在这事儿上他也很开明,绝对不是那种什么都管的阿玛,该自由的时候绝对给予充分的自由。
胤祯自己想的挺好,就是没预料到,在他开明教导下长大的儿子,会带着酒气,跑过来跟他深夜长聊。
弘易的性格,从小就跟四哥和大侄子如出一辙,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摆出一张大人脸了,长大了,那就更不会做出一些孩子气的举动,比如像今日这样的,胤祯就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