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这份金钱和人脉来。
她就不同了,早在这个女儿出生之前,她就知道男人不靠谱了,所以她才给女儿请了那么多的名师。
有正经启蒙读书的女先生,有教琴棋书画和女工的先生,管理内宅和管理府外的铺子、庄子,这些都是她亲自教的。
后来又送去了皇家女子学院,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
也算是有了个好的基础。
但是想要成为世女,光这些还不够,感谢理亲王夫妇,有现成的例子在眼前摆着呢。
九福晋怕自己照猫画虎学的不像,还特意去请教了自家二嫂,深知开口请求让自家女儿跟在侄女儿身边一块儿学习。
她与二嫂没什么交情,但为人母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她想让女儿有出息,二嫂也是如此,正在二嫂的角度来看,世女当然是越多越好,彼此之间也好有个帮衬。
果然不出她所料,二嫂不光是应下了,还特别积极的给她出谋划策。
最好的方式,当然还是从自家爷那里下手,若是不行的话,那就只能迂回着来了,先培养能力,再培养人脉,最后造势,只要能进入圣上眼里头,就有可能翻盘。
九福晋压根儿就没想着走自家爷的路子,她跟女儿商量了,也回去跟阿玛额娘和兄弟商量了,甚至来找二嫂之前,她都没跟自家爷透过一点儿风声。
就怕说了以后,没等来赞同,而是等到了反对声,若现在这种情况下,自家爷出手阻挠,那她再做什么也是枉然,倒还不如瞒着点儿,闷声发大财。
跟九福晋这种想法一样的人并不多,但不得不说有理亲王府立世女的例子在,情况相仿的人家,总还是有动心的。
就连没有爵位的人家,也有一些起了心思,如今朝堂上没有女子,但等到将来世女继承爵位,可不就是有女子上朝了,皇家的女子可以,那自家的是不是也行……
有没有能力跟性别还真没什么关系,有些人家尽管对男子资源倾斜得厉害,但偏偏一家子的灵气都聚在了女儿身上,以前是只能困守在内宅之中,但如今已经能看得到希望了。
这苗头正是四爷想要看到的,苗头越大,将来他立皇太女的阻碍就会越小,更何况优胜劣汰,朝廷也必然可以迎来一大批能臣。
单从皇家学院和皇家女子学院两边的成绩来看,差距还真不大,尤其是排在最前头的那几位。
事实永远胜于雄辩。
*******
胤祯接了宗令的差事,宗令虽然听起来威风,但处理的都是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儿,不像做九门提督的时候,过手的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不过,这些鸡皮蒜毛的小事里头也分大小,如今就多了不少大的,比如女子继承爵位,他虽管不了,但可以直接告知四哥,再比如这家产继承之事儿,他就可以帮着给决断了。
女子倘若能够顶门立户,而不是嫁出去,家产方面确实要按照男子来等同对待了,这道理还是说得通的。
无论是做家主,还是做宗令,胤祯都秉承规矩办事儿,基本上不掺杂他与这些人的感情,久而久之,倒是也得了个铁面无私的美称。
当然,他也知道,好些人私底下抱怨他冷酷无情,有不少还是在自家府里头。
比如自己的两位侧福晋,早些年受过较大的恩宠,那时候都已经敢跟福晋掰腕子了,而且还能不落于下风,可见这恩宠之重了。
至于这些年,胤祯就有些像戏文上演的负心汉了,说变心就变心,不光是对曾经心爱的女子变了心,而且心爱女子所生的子女,也都没了曾经的优待。
这要是过两年换上原身回来,妥妥的追妻火葬场,但是到了胤祯这里,他倒并不在意这些人私底下的议论,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