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是从吏员之中提拔,部分是由新军将士提拔。

    但是,真的能够提拔城官员,而且还是这么大的批量,甚至听京城出来的官员所讲,还有机会继续往上升,升成知县知州!

    平心而论,这样的奖惩程度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比起崇祯那时候,以剿灭全京城官吏的程度来吓唬吏员,肯定要差一些,但是程度上差异也不大。

    可是,在这样地方的新政推行速度,着实有些慢。

    不同于半京城管员,半本地吏员的城池之中,可以先由京城的官员将新政的框架完全搭建起来,然后筛选出来的吏员填补其中就好,这只有京城官员担当骨干的城里,不把筛选出来的吏员训练好,根本不可能将新政体系搭建。

    当然,训练本身也是基于让吏员们开始做事,所以,新政搭建的事情也不至于完全停滞,但是速度相较而言慢上几倍就是正常的了。

    认真讲,崇祯将京城筛选出来的吏员,训练到现在这样出之能战,战之能用的官员,也经历了好长的时间,而且还经过了一次次的筛选去芜存菁。

    硬要算起来,从开始筛选,到全部筛选完,经过的时间都有差不多两三个月了。

    现在,这些地方的吏员才刚刚挑选出来,还不到半个月,甚至不到十天,想达到京城官员的水平多多少少是有点离谱。

    这一点崇祯自然也知道,可是,总难免还是会希望进度能够再快一点。

    于是,当他看到这份报告的时候,自然也就心情相当愉悦了。

    当前这份文书上,所记载的内容,正是刘满昌在县城之中的事迹。

    同一天分配,同一天开始做事,但是刘满昌手底下的吏员,现在仅从工作效率以及效果上来说,都已经部分赶上了京城吏员中最次的程度。

    他所负责的那一整块的内容,现在已经如同全部由京城官员担当一般,相当妥当且运转流畅。

    这样的效率是相当惊人的,这等于,他通过自己的管理能力,直接为大明节省了好几名京城官员。

    这被节省出来的京城官员,就能够用于其他城池的扩散控制,使得新政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扩散到整个新大明之中。

    什么是功劳?对于崇祯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功劳!

    “来人,为朕拟旨!”

    崇祯将刘满昌日报上的管理方式看了一遍又一遍,越发觉得这套方法完全可以在京城官员担任骨干的城池之中全面套用。

    于是,他当即决定,将刘满昌树立为典型,通过政令的方式,将他的这套方法,直接通报给全部的京城官员,包括那一半京城官员,一半吏员的城池之中,也不放过。

    同时,为了鼓励这样的事迹,以及激励其他官员更加努力做好这样的事情,崇祯届时通报的时候,不仅会通报这套方法,刘满昌本人的事迹也会一并通报。

    其中,同时也会包含刘满昌被晋升为知县这条消息!

    有功就赏,当场赏,立刻赏;有过就罚,当场罚,立刻罚。

    这就是崇祯当前的想法和执行力度。

    既然刘满昌这个官员,能够在只有寥寥数人的官员作为骨干的情况下,都能把整个的事情做好,那么崇祯当然不吝啬于一个七品官位。

    而且,七品官位的基础上,崇祯还会给他加上一功,这样,只要之后他能够继续好好努力,做到和其他人一样好,甚至更加好,那么,最早升任六品官员的,也将会是他!

    其实,从正八品往上升,升到正七品,按照崇祯指定的规则,是不容易的。

    因为,正八品之上,并不是立刻就是正七品,中间还有一个从七品的等阶存在。

    如果是通过辛勤努力进行提升,那么,从七品就是所有官员必须经历的一个


    【1】【2】【3】【4】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