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

取而代之的是一句李清照的诗: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唐缈给唐姑娘磕了一个头,继续向上右拐。

    第四口棺材里的人叫做唐福顺,他人如其名,脸上带着讨喜的顺从。他几乎是一个中年人了,穿着下级军官的尼子衣服,淳于扬认出来后说他是少尉排长,隶属于川军第20军。

    继续往上。

    第五口棺材里的人从名字来看应该是唐家的正主儿,叫做唐如铮。

    唐如铮去世时只有十七岁,并非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校园里。照片背后“国立中学”的字眼,让人看了心生唏嘘。他只留下一支钢笔,端端正正地摆放在遗照前。

    第六口棺材里的人叫唐如铉,字克柔,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照片之后明明白白地写着:隶属于军统特务处行动组。

    淳于扬点头:“哦,这是个军统的人。”声音十分平淡,显得毫无意外。

    唐缈问:“你知道他?”

    淳于扬说:“我不知道,只是猜到了。其实并不奇怪,这里是陪都重庆,是军统的大本营,军统在鼎盛时期特工规模有五万多人,除了高层和译电组以浙江江山人居多,其余人员都是就地招募,你们唐家子弟参加军统是顺理成章的事。”

    唐缈问:“为什么是浙江江山?”

    淳于扬回答:“因为军统的特务头子戴笠戴雨农是江山人,他觉得老乡比较可靠。”

    唐缈蹙起眉头问:“表舅爷难道就是这个‘特务’?”

    “有这可能。”淳于扬不敢确定。

    唐缈说:“那么姥姥呢?她也是军统的?”

    淳于扬说:“可能吧。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只是后来名声臭了,其实在抗战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说它能抵得过几十万军队也不为过,日军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就是由军统局首先截获的,可惜美国人不信,否则哪会遭受那样的重创。”

    唐缈自嘲笑道:“我们这家人真是不简单,有特务,有劳改犯,有投毒分子,有国民党反动派,有假道士,有落榜生,看样子还只有我爸形象正面一些。”

    淳于扬却没能笑得出来,只将背后司徒湖山的遗体托了托。

    第七口棺材里的人叫田敏生,是这里面唯一不姓唐的人,看上去像个会计。小重庆也姓田,两人应该来自同一个田家。

    第八口……

    第九口……

    第十口……

    “你发现了没?”淳于扬说,“他们没有留下身体的任何一点东西,没有遗体,没有骨灰。”

    唐缈发现了,问:“是不是埋在别处了?”

    “也可能是家族习惯,从来就不留。”

    唐缈想到姥姥是留了唐竹仪的头发的,心里一阵唏嘘。

    他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棺材,看见了越来越多的照片,认识了越来越多唐家的人,他们有男有女,男性为主,有老有少,少的居多,无一例外都死在了那场战争中。

    唐缈突然想起有一次和唐好聊天,唐好说家里原本有几十口人,


    【1】【2】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