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了证明我做饭的确不如他。

    手肘支在桌上,何依竹撑着下巴,自己想起又觉得好笑,谁学做饭前,是先把自己家保姆辞掉的?我当时就惊呆了,心想,完了,我会的菜也不多啊。

    扑哧。婷姐一下子笑开了。从第一次见面到现在,这个女孩子一直没变过。是梅怀瑾这么看护得紧的结果。

    她说:依竹,你惯得他。又恨铁不成钢:唉,可爱的女孩总是有点呆。

    权当夸奖。何依竹收下了。

    何依竹相信天赋论。梅怀瑾第一次学做饭,就跑邻居家观摩了一次,记录了步骤,当天晚上就开始动手。做的是特产菜,做法有点复杂,但是做出来很正宗。

    楼下梅怀瑾在认真回忆,幼时何依竹留在他脑海里的最深印象:下雨天举着伞,专爱绕干净的路走,人挺文静的,遇到同龄打架,也老远就绕开了,走路的时候,小发辫一晃一晃的。

    得来一阵啧啧。

    楼上婷姐则是转头认真地看她,想起第一次见何依竹时的场景。是梅怀瑾第一部戏的内部放映当天,她和梅怀瑾并肩下楼准备去吃饭,一边走一边聊梅怀瑾最近的工作,电梯门一打开,一个带着粉红色小帽的女孩抱着东西慢慢朝他们走过来。

    走到面前,婷姐才看到这小女孩抱了一刀新买的纸。梅怀瑾自然接过去,给两人做介绍。何依竹头顶的小帽有耳朵和小尾巴,很可爱的一顶小帽,婷姐多看了一眼,将目光定在何依竹的脸上。

    那时候她打量完,想:真是又娇又嫩的一株菟丝花啊。

    站在经纪人的角度,何依竹会给她带来了不少麻烦。刚出道的艺人为了女朋友,态度强硬且坚定,并不是件好事。

    年轻人的感情反复无常,经纪人却要为此平白增加很多工作量。她决定合作时就知晓,并不放在眼里。有时候,看起来麻烦,对于一个经纪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彼时她和梅怀瑾一样,都需要机会。如果顺利,双方都将会是对方事业高峰的助力者。

    梅怀瑾的事业还只是刚开始,未来的打算却有一多半都是为这个女孩考虑。他们达成工作共识时互相拟了条约,不炒cp和绯闻是梅怀瑾提出的第一个准则。

    除了女朋友,梅怀瑾真是最让她省心的艺人了。

    团队里的人都对何依竹很有好感,日子久了,大家竟逐渐向梅怀瑾看齐,在各方面都习惯性地多照看一些这个女孩子。

    让婷姐意识到自己对何依竹的判断有误差的是,第一次去何依竹那里蹭饭。她饭后上卫生间,马桶水箱却突然出了问题,抽不出来水。她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准备花钱寻找一位维修师傅过来解决,电话还没打出去,就听到了水箱抽水的声音,何依竹直起身来冲她笑笑,说小问题。

    她倚着卫生间的门,看何依竹脱了手套,一边洗手,一边解释这个问题怎么造成的,怎么判断怎么解决。三言两语,听起来非常容易,看起来也是解决得游刃有余。可对只会换保险丝的婷姐来说,没听懂。

    婷姐端详了这个屋子,又想起方才吃饭时聊的她的专业,突然意识到,外人能看到的实在有限,何依竹展现在外的都是梅怀瑾一手造就的。

    何依竹并不是什么都不会。相反,她自己生活时,独立自如,有基础的生活常识和技能,会做饭会知道怎么迅速解决生活需求,学习上,目标明晰。自理能力比早已独自生活的婷姐不知强多少倍。

    那一刻,婷姐心里悄悄地,自动将错误的判断拨正。

    过了几年,站在朋友的角度,婷姐逐渐看出端倪。何依竹在迁就梅怀瑾。这种管制迁就似乎是两个人的爱好,两个人都很乐在其中。

    婷姐笑了出来,我觉得你们俩,都很可爱。她靠上后座,伸展了腿,姿态放松,


    【1】【2】【3】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