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戏 第22节

外,这时候吃白薯都没有削皮的习惯,既然皮也能吃,那削掉了不就是浪费了吗,所以说,白薯刮油的效果还是杠杠的。

    往常要是吃习惯了还没什么,但问题是,苏家昨天凌晨刚补了一顿大油的好饭,油脂是能保护肠胃的,会附着在肠道内壁起到润滑和隔绝的作用,要是这个时候吃多了白薯,那苏谕十有八九是真的得窜。

    吃完饭以后,姐弟几个端碗筷的端碗筷,刷碗的刷碗,抹桌子的抹桌子,扫地的扫地,很快就给堂屋都收拾的利利落落的了。

    院子里,刘兰香已经开始从地窖里往外折腾大白菜了,昨天给大白菜晒了一天,缩水了好些,今天就能搁到大瓦缸里积酸菜了。

    七十年代北方的冬天,除了白菜萝卜和少量的土豆儿,基本上就没有其他的菜了,给大白菜都积成酸菜,能从腊月开始,一直吃到来年开春儿。

    酸菜可是个好东西,开胃解腻改善肠道,外头包上棒子面儿做菜饽饽,或者是弄点儿大骨头炖汤,里头再稍微搁点儿冻豆腐块儿,等到下雪的时候吃,哎呦呦味道别提多鲜美了!就是可惜现在买豆腐还得要票儿。

    其实刘兰香以前不会积酸菜,她是嫁到苏家之后,才跟苏颖的奶奶学的。

    青山村这边儿的做法也特别简单,大白菜从地里头收上来以后,晒一晒,剥掉外皮,连盐都不用放,一层层的堆满一大瓦缸,然后倒入放凉了的开水,水稍微没过白菜最上层就行,再放几块儿洗干净了的大石头,必须得是整块儿整块儿的那种河里头的圆滑大石头,给白菜都压得结结实实,完后瓦缸上盖上盖子,那就齐活儿。

    主要是他们这边儿温度特别的低,不然有些地方儿可能还得提前给白菜拿开水烫一遍杀菌。

    就像是这种有成人半腰高的大瓦缸,刘兰香每年冬天都得做三大缸的酸菜,才能够一家人整个冬天吃的。

    这种积酸菜的大瓦缸里积压出来的水,特别的神奇,就算是大冬天的也不怎么冻冰,而且到了来年三四月份的时候,可能在水的表面还会浮起来一层白白绿绿的毛儿,但没关系,里头的酸菜一点儿没坏,捞出来洗一洗照样儿能吃,滋味儿都是一样的好。

    这会儿,苏颖正带着几个弟弟,帮刘兰香剥掉白菜外头脏了的外皮呢,就听见院子外驴蛋的叫门声儿了。

    苏颖放下手里的白菜,跟刘兰香说:“妈,我们几个走了啊,昨天跟我二伯说了,我们跟驴蛋一起去后山摘毛栗子去,正好这几天熟,中午不定能回来,您要饿了甭等着我们啊。”

    这村里的孩崽子们上后山去淘弄吃的,太正常了,不然也没别的地儿可去啊。

    刘兰听完后说:“行,你看着点儿你弟弟们跟驴蛋啊,要是有蘑菇木耳的别忘了摘回来,晚上还能添个菜。”

    苏颖已经带着三个小不点儿背上各自的小背篓儿了,就连苏谕都有一个迷你版的,还是苏老三在的时候给小儿子编的呢。

    苏颖回:“知道啦,您就放心吧!”

    姐弟四个出门一看,驴蛋后头也正背着同款的小背篓儿,嘿嘿,一瞅就是一个爷爷教出来的爸爸。

    驴蛋的爸爸就是苏二伯,驴蛋是苏二伯最小的儿子,今年8岁了。驴蛋上头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哥哥是20岁的苏谋,苏二伯的长子,去年结的婚,媳妇儿肚子里正怀着苏二伯的第一个孙子辈儿呢。姐姐是16岁的苏香绣,就是下个月相看的哪位。

    哦,驴蛋小朋友其实是有大名儿的,叫苏友,但亲戚家里没人叫罢了。

    苏颖问:“驴蛋,你带我二伯的尼龙绳儿了不?”

    驴蛋点头,完后给苏颖看身后背的筐子里:“带了。”

    苏二伯的尼龙绳,是有一次去县里给大队办事儿,碰巧帮了一个他们这边儿建设兵


    【1】【2】【3】【4】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