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在年代文吃瓜看戏 第22节

团戍边的士兵的忙,完后人家感谢苏二伯送给他的。他们这儿就是边境,是有建设兵团长期驻扎的,苏二伯帮的那个士兵后来升团长了,完后负责跟当地的百姓们组织集体冬猎。

    因着苏二伯的关系,每年分给他们村儿的战士,那都是身强体壮一个能打仨的好手儿,捕获的猎物自然颇为丰厚。就为了这,虽然村里后来多了好些初中生高中生的,但没一个人能给苏二伯这个小学毕业的大队会计干下去。

    就…平平无奇苏二伯,老牛了。

    驴蛋展示完绳子之后,问苏颖:“大丫姐,你要这绳子干啥?”

    苏二伯这尼龙绳儿是正经军用的,老结实了,质量杠杠的好,护着一个成年人爬下山崖都没问题。

    苏颖用她二伯家的绳子,是想待会儿顺便把导致她三弟苏诚,两年后摔下山崖的那棵果树给砍断了。她背篓儿里还带着斧子呢,就是打算到时候用的。

    其实到现在,苏颖也不知道,当时老三苏诚为啥要去那么危险的地儿摘果子。按理说,以苏诚的性子,是不可能主动去做这么危险的事儿的,这背后肯定得有人挑拨。但很可惜,上辈子到了最后,苏颖也没从苏诚的嘴里问出来答案。

    但不管是为了什么,她先给这破果树砍断了,那就屁得果子也结不出来了,一了百了,一劳永逸。

    苏颖给绳子拿到自己背篓里头去,一边儿走一边儿跟驴蛋说:“驴蛋,原本这栗子树是你发现的,你只告诉了老二,就算是你俩分,那这栗子也得是你占一多半儿的,但今天姐要用你家这尼龙绳儿,所以我们家多出几个人,但是栗子还是咱两家对半儿分,你看成不?”

    驴蛋8岁,老二苏茂7岁,俩人年龄相仿,又是堂兄弟,在村里是玩儿的最好的,不管干什么都爱在一块儿。

    但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何况他俩这还是堂兄弟,就算是关系再好,这涉及到了吃食的事儿,那就是最大的事儿了,苏颖习惯先给这利益划分掰扯清楚了,省得回头因为这点儿小事儿,亲戚之间再闹矛盾,那不值当的。

    苏颖家一共出了四个人,虽然苏谕算是凑数儿的吧,但看东西总归还是能干的,一颗栗子树上的毛栗子不老少呢,人多肯定干得快,这样两家人手的比例是三个半比一,那半个肯定是苏谕,但到时候分栗子,就还是一家一半儿,相当于驴蛋少干活儿了,可苏颖又用了驴蛋家的绳子,所以这么算就扯平了。

    至于驴蛋告诉了苏茂栗子树的这个消息,这个倒是不用掰扯的特别清楚,因为两家向来是这样儿的,在后山发现了啥,都是互通有无的。

    就…虽然之前还没发现苏大伯是个大傻叉呢,但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孩子嘴里说不出来什么大道理,但心里头讨厌谁喜欢谁,那可是表现得明明白白的。

    就像是苏二伯家的孩子,还有苏老三家的孩子,那就算是跟村里的孩子们一块儿玩儿,也是不乐意跟苏大伯家的孩子一块儿玩儿的,小孩子们的世界也是泾渭分明的呢。

    驴蛋本来就没想那么多,而且苏颖的大姐地位可不是只存在于苏老三家的,那是存在于相熟的一大片孩子堆里的,大姐都发话了,驴蛋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

    驴蛋说:“成,听大丫姐的。”

    你瞅瞅,这顺溜儿话秃噜得老熟练了。

    嗯,这也是打小儿培养出来的。

    五个小娃各自背着小背篓儿,愉快的爬上了后山。

    第19章

    后山也没个名字,其实它根本也不是一座山,而是青山村再往西边去,相连着绵延不断的一大片山头。

    等后来都有卫星地图了的时候,苏颖叫小孙子给她上网上查过,他们这儿再往西走,走上个二百多公里开外,都出了国界了,也依旧还是山。

 


    【1】【2】【3】【4】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

  • ">